close

權利義務教案分析與課程研習心得*****『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2011年民主基礎系列課程研習心得 **本文摘自法治教育資訊網文/李冬梅 台北市南港高中國中部公民科教師

  多年前,有幸能加入“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這本書的編輯群,因而結識一群為了法治教育而努力的律師們、教師們和法官們,以及陪伴我們辛苦的工作人員。多年之後,也因為這份緣,讓我有機會參加八月18、19日由「法治教育向下扎根中心」所辦的「2011民主基礎系列課程種子教師培訓」。
 
  這兩天的研習,主要是要讓參加的教師了解如何使用「民主基礎系列」教材中的「權威」和「責任」這兩個核心概念。而這份教材事實上還有另兩個核心概念-隠私和正義,則因為時間的關係,無法在這次研習中學習到,雖然有點可惜,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機會的。
 
  第一天是介紹「權威」這個概念。在講師的帶領之下,除了讓我們實際運用了這份教材之外,也讓我們在實作中,了解其他相關的名詞。而一個教學的順暢進行,教學者的概念一定要佷清楚,在大家熱烈地討論之下,真理是越辯越明,大家對於「權威」這個概念已經有一個很清晰的影像了。這是有助於將來我們回到教學現場的實施的。

 
  而第一天的課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聽會」了。在「公聽會」中,我們共分成了五組,每一組都要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竭盡所能地把對自己有利的意見表達出來。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經驗,但在大家一來一往的討論中,每一組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在沒有壓力的狀況下充分地發表出來,民主的價值就出現了。更重要的是,藉由「公聽會」這個模式,我們和平理性地推翻了一個看似能解決所有問題的規則,而且讓原本立場不一的各組,有了共識。

 
  跟以往所參加的研習完全不同,因為這是很真實的體驗,而且我們實際操作過,才能知道若回到教學現場時,學生的心境可能是怎樣,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操作這個「公聽會」。

  真的要給中心設計這個培訓課程的夥伴大大的一個「讚」。
 
  有了第一天的默契,第二天介紹「責任」的流程更順暢了。尤其上午的課程-「探討什麼是『責任』及責任的來源」和「運用『決定是否要負責』的思考工具」這兩個課程。講師運用一個短片,導入「責任」這個概念,讓大家討論到欲罷不能,幾乎忘了時間的存在,若不是講師的提醒,我們可能就要忘了吃中飯的時間已經到了。雖然「責任」這個課程沒能實際操作「公聽會」及「聽證會」,但這其中能親身體驗如何用思考工具來思考,已經讓我們印象非常深刻了。
 
  上完了這兩天的課程,說不累是騙人的,因為都要大量使用腦力,但雖然身體疲累,可是心裡卻很充實。這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模式,是否真的能教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還是只是零星片斷的知識。而且看到這麼多的夥伴為了公民及法治教育無怨無悔地付出,更激發我想要改變的動力。或許這條路走來,還會碰到很多的阻礙,但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能互相扶持,並且很堅定地走下去。

 
  這是我對自己的期許!


 
無招勝有招的學習過程!
2011年民主基礎系列課程研習心得   
 
文/陳雅利 新北市三重高中國中部公民科教師
  從大學時代即開始參加研習,對於人權教育等議題始終停留在似懂非懂的階段,直到實習時第一次聽到旭田律師的演講,才發現原來從事教師工作,有許多必須知道也必須清楚的「權利」、「義務」。從律師的講述中自己才知曉原來在關心、教育孩子的同時,必須學習“如何做”的方法,才能讓自己不觸法,同時孩子亦得從中受惠。而在今年年初,台北市教師會辦理的『教師增能』研習中,是第三次聽到旭田律師的演講,從研習中透過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原來司改會法治教育向下扎根中心自美國翻譯了一套,依年齡,從兒童、少年而至公民,均有符合該年齡層適用的教材。利用下課時間翻閱了之後,發現兒童版是以類似繪本性質將「權威」、「隱私」、「責任」及「正義」四個主題融入故事中,又此四個主題其實是現代社會中每個人不可不知的重要議題。再加上自己本身任教國中,教授公民學科,在教學中如果可以將此些概念透過現有教材融入教學,其實是件很棒的事情。因此在課後即向中心訂購了兒童版及少年版的教材各一套。

 
  但,當教材送來後,稍加翻閱,發現手上雖然有著這些前人經驗留下的教材,但自己卻是不知道如何運用於實務中。隨著日復一日的時間經過,教材也就這樣擱著了。直到六月底學期末無意之間收到中心寄來的研習訊息,而課程就是以這套教材為主軸所發展出來的內容,當下想都未想即決定立刻報名。

 
  其實說真的,此套教材,真的每一主題都非常重要,第一天的課程主軸是「權威」,在上完早上課程後,尤其在討論到校園使用手機的規範後,心中開始出現疑問。在學校,身為導師的我,對於班級經營或個別狀況是會透過班會時間讓學生們去討論可以處理及解決的方式,而經過討論後學生們也有能力去做出有助於問題解決的結論,例如「如何改善班級秩序」,他們即會從班會中討論出幾項做法。當然從課程中我才知道原來這也算是權威的正當性落實。只是在實務中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在過程中確實遵守,但對於少數幾個始終不斷挑戰權威的個別學生,我甚為苦惱.也因此將此一疑問拋出,詢問蕭老師。當然蕭老師給我的意見是四個主題的教材必須交叉彈性運用,並非死板板的在問題上單一處理。哇...要學習的真是多,下次一定還要找時間研習另兩個主題。
 
  雖然此次的課程安排無法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讓我們瞭解四大主題,但我很高興能針對權威及責任這兩部分透過與講師及同學的對話及演練中作初步的認識。尤其我發現即便講師在台上分別針對權威或責任講解其箇中意涵後,如果沒有實際操練,其實光看教材,真的會不知如何應用,再加上有些例子感覺跟本國國情有些距離,著實很需要講師藉由實務帶領及操練,讓我們學員猶如學生般的“練習”再“練習”。原本以為兩天的時間很長,但實際操練之後發現,12小時的研習時數仍然不夠,講師準備了豐富的教材,但自己仍然無法將菁華吸收。或許如同與會人員所說的,一切的一切必須自己在上完課程後實際去運用才會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再慢慢修正,自然得以將教材轉化為一套無招勝有招的教學內容。
被動的「受教權」轉換為主動的「學習權」
2011年民主基礎系列課程研習心得
 
文/林秀紅 桃園縣大竹國中公民科教師
  自己雖然在國中任教十餘年之久,儘管經常認真在思索教學這個課題,然而,大部分的時間卻仍跳脫不了老師在台上拼命演出,學生在下面不把它當一回事的窘境。因此,對於這次研習的期待,便抱著看看老師可以怎麼教的心態前來,經歷了兩天的課程,果真感受到跟以前不一樣的思惟--這套民主基礎教材似乎是把被動聽老師講課的「受教權」進一步轉換為鼓勵學生主動表達的「學習權」,並大量運用了「思考工具」等有效的問答策略。

 
  以第一天介紹的「權威」概念來說,光是對這兩個字的意涵,大家便研討許久,雖說課本也有所謂的定義,但在爭論過程中,授課老師只是強調要去察覺生活經驗中,有關不同的人對我們的掌控或指揮是有差異性的存在,如果學會辨別其權力來源及懂得分析後果,便能幫助孩子選擇如何回應,其實不需受限於專有名詞的使用。接著,針對權威的主要內容,亦即「某個職位候選人」和「規則與法律」兩者的思考工具進行評估,這不禁讓我反思平日帶班所使用的〝民主〞,顯然只著重於多數決的結果,而忽略掉中間詳實的步驟才能引領孩子走向理性的思辨。最後,安排了一個讓大家演練解決問題的公聽會,往昔這段午後容易精神不濟的時間,卻因為參與夥伴的逼真演出,成為一天下來歡笑最多的美好句點。 

  到了第二天的主題「責任」,講師先非常熟練的將小組成員分派任務,按照座位依序為主席、紀錄、計時報告者,之後每人也須輪流擔任不同的角色,並明確告知整體的運作模式,讓我們可以很快的進入熱絡的討論狀況。或許是大家都得忙著把小組的事務完成,竟然一會兒就過了大半天,我心想,這招真的要好好學起來,因為它巧妙地令人不得不專注自己所負責的工作,相信可以減少許多日後分組時可能遇到的不公平、不敢發言等狀況。再來是這套教材又會以怎樣的觀點看待責任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呢?不可否認地,傳統教法常將此兩字連結成被迫、沉重的印象, 而這裏則提醒我們要會自問自答四個問題: (1)我現在有什麼責任?(2)這個責任可能帶來什麼利益?(3)這個責任可能帶來什麼代價?(4)我應該去做嗎?為什麼?如此一來,當責任經過個人用心評估過後的自由選擇,我們自然較願意去承擔起該做的事,同時避免掉諸多相互指責之紛爭。
 
  最後,一定要特別感謝為我們策畫本次活動的服務人員,因為你們的親切和藹,形塑了一個善良融洽的學習環境,令人有如置身溫暖的家中,更由於你們推廣社會公益的信念,我們才能享有民主基礎系列課程的可貴資源。而我身為一位國中公民科教師,也很期待自己能夠把它應用在課堂上,讓更多的少年有機會開拓不一樣的視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律與教育小魔女 的頭像
    法律與教育小魔女

    法律與教育小魔女-一個後山花蓮來的鄉下孩子,在北縣成功打拼的真實血淚奮鬥故事。

    法律與教育小魔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